悠悠民生,健康為大。
在實現共同富裕的歷史進程中,衛生健康事業始終處於基礎性地位。做好衛生健康工作,是滿足群眾的期盼,更是推進共同富裕的基石保障。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在“健康共富”的戰略引領下,以“人工智能輔助基層診療”為切口,推出“浙裏智醫”跨場景應用。依托醫學人工智能支撐平臺,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引導居民精準就醫,強化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豐富基層醫療治理手段。
在諸暨,“浙裏智醫”帶來的變革力量擲地有聲。通過構建人工智能臨床輔助決策支持平臺,建設全民全程數字健康服務新生態,諸暨市正高質量推進人工智能臨床輔助決策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試點建設,打通群眾看病就醫的堵點、淤點、難點,推動群眾就醫體驗“大改善”。
“徐醫生,我這段時間不知道怎麽回事,老是覺得頭暈。”日前,李阿姨因多日頭暈來到諸暨市安華鎮衛生院。徐周丹醫生接診後,通過詢問病史初步診斷為腦梗死,將患者病史信息錄入電腦系統中,這時電腦上的“浙裏智醫”彈出紅色提醒,提示考慮“腔隙腦梗死”可能,建議完善CT檢查。徐周丹醫生隨後打開系統的醫學知識檢索,查看腔梗的相關知識,發現二者在診斷標準和治療方案上有很大差異。隨後徐周丹醫生建議李阿姨進行CT檢查。最終李阿姨臨床診斷腔隙腦梗死並得到及時治療。事後,徐周丹醫生感慨道:‘浙裏智醫’真的好用,它就像一位經驗老到的主治醫生,會仔細追問患者的癥狀、用藥和病史,幫助我們基層醫生書寫規範化的病歷,還能提供診斷建議。
(圖註:安華鎮衛生院徐周丹醫生接診初診患者)
這樣的場景已屢見不鮮,“浙裏智醫”正在改變醫生的日常工作,為基層醫生提供智能導診、輔助診斷推薦、醫學知識檢索、病歷書寫質量控制等服務。作為浙江省浙裏智醫系統的首個應用區,2023年9月,諸暨市已完成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系統部署、對接聯調測試和項目培訓應用等工作。系統上線後,已累計協助基層醫生服務患者3061萬次,規範病歷287萬份,電子病歷書寫規範率由上線初期的60%提高到96.82%,輔助診斷推薦885萬次,其中,醫生主動參考智醫助理輔助診斷建議4651次,成為醫生日常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守護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從以治療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根本的落腳點,是讓老百姓少生病、不生病。隨著“浙裏智醫”的普及推廣,借助人工智能技術鏈接患者個體化需求,諸暨當地老百姓健康管理的意願越來越強烈。
“您好,我是諸暨市安華鎮衛生院的AI助理,請問是李阿姨嗎,您最新的血壓是多少呀?”“我想想啊,早上起來剛剛測量的,高壓160,低壓100。”李阿姨如是說。“根據AI智能監測,您血壓最近幾天均有明顯上升,並且血壓值很高,方便的話請盡快到諸暨市安華鎮衛生院復診檢查。”
每隔一段時間,不少諸暨市內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會接到來自當地醫療機構的語音問診電話,提醒及時參加血糖、血壓等檢查和健康指導,這樣的語音電話全部來自智能語音外呼系統。接到AI電話提醒後,李阿姨第二天就到醫院主動進行身體檢查。她感嘆道:“以往只有到自己身體特別不舒服的時候才會想起來到醫院,現在有監測有提醒,讓我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更清楚了,感覺特別安心。”
(圖註:安華鎮衛生院徐周丹醫生為慢病患者提供復診服務)
作為“浙裏智醫”重要組成部分,智能語音外呼系統自2023年8月上線以來已累計服務居民165萬人次。它改變了傳統隨訪模式,基層公衛醫生可以利用智能語音外呼系統,根據話術模板要求設定通知內容,一鍵發起外呼和通知短信,結束後系統自動將隨訪結果推送至居民健康檔案,出現體征異常及時提醒患者及醫生。該系統的推出不僅提高了醫生日常隨訪、電子建檔、體檢通知等工作的效率,也為患者提供更加科學便捷專業的院外康復和延續性治療,進一步完善醫患溝通機制,延長醫療服務鏈條,搭建起醫患間“連心橋”。
細節見真章。從看不見到全掌握、疾病診治從被動防到主動管、醫療服務從跑出去到送進來、健康治理從分散化到大整合,人工智能在諸暨市醫療領域的應用開啟了醫療共富新時代。以智能語音外呼系統、浙裏智醫輔診系統等為代表的創新應用,不僅提升了醫生的工作效率,也讓患者更加安心放心。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是對傳統醫療模式的革新,更是對醫療健康服務的全面升級,為諸暨市的醫療事業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諸暨市醫療共富的願景必將得以更加充分地實現。
用人工智能 守護生命健康
感謝您的關註與信任! 如果您想了解我們的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請您留下您的信息。